数千根刚刚灌好的香肠整齐地悬挂于竹竿之上,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在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下水河村,这样的场景并不稀奇,因为这里是莱芜香肠的发源地、远近闻名的香肠加工之乡,半数以上村民都从事香肠加工业。依靠香肠等肉食加工业,下水河村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成功逆袭成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,村集体收入突破300万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村近期入选山东“我最喜爱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”案例。
2分肥肉8分瘦肉 香料里还有中草药
年近六旬的郑宪锋,在村内经营着一家食品公司,跟香肠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他,对这款起源道光年间的美食有着颇深的研究。
(资料图)
香肠晾晒到什么程度最好吃,他打眼一看就八九不离十。在他看来,莱芜香肠的特点用3个字就可以概括,那就是黑、咸、香。“黑就是颜色黑褐油亮,因为加入酱油的缘故,而各种香料则巧妙地使香肠味道香醇,口感层次分明又回味无穷。”他侃侃而谈,咸则是为了便于贮存和运输,不易变质。
做香肠,最重要的就是原料。猪的前腿和后腿肉,是郑宪峰的最佳选择。将其按照2:8的肥瘦比例混合,辅之以药用香料,就能做出口味上佳的香肠。药用香料,是莱芜香肠经久不衰,流传百年的秘诀。“我们在香料里加入中草药,让香肠具有一种独特的味道。”郑宪峰并不怕泄露“天机”,“香肠的配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,我们只是进行了一些微调,没啥不能说的。”
选料、绞肉、调馅、灌肠,制作好的香肠在经过8至10天的风吹日晒,蒸熟后就可以端上餐桌了。郑宪峰经营的公司,一年能卖5万多斤香肠。“其实香肠加工也有淡季和旺季,从中秋节开始,一直到春节后,都是销售旺季,大家走亲访友,市场需求量格外大。”他说。
全村曾有60多家香肠作坊,香肠加工业产值过亿元
作为“山东省香肠加工第一村”,下水河村有着悠久的制作香肠的历史。村史馆里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空间作为“莱芜香肠历史展馆”,介绍下水河村与莱芜香肠的渊源。
“香肠与南肠,很多人傻傻分不清,其实它们是同一种传统名吃。”说起莱芜香肠,下水河村党委书记郑传尧打开了话匣子。他介绍称,莱芜香肠旧称南肠,由济南历城人苏志亭在莱芜口镇创办,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。那时候之所以叫南肠,是因为很多香料都来自南方。
20世纪80年代,是下水河村最辉煌的时期,全村大大小小的香肠加工作坊有60多家,香肠在济南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%,每年有上千吨香肠销往全国各地。“那时候我也做香肠,一年能挣10多万。”郑传尧笑着说,2000年左右,村内香肠加工业产值就已突破亿元。
随着时代发展和工艺不断改良创新,村里的香肠小作坊逐渐被市场淘汰。三个村办企业相继倒闭,富裕的下水河村一下变成了负债150万元的烂摊子,而从小在下水河长大的郑传尧却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个“烫手山芋”。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,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经营红火的香肠企业,这一度让家人十分不解。
如何推动香肠产业继续发展?下水河村下足了力气。村里成立了香肠加工企业协会,对全村香肠加工产业进行改革升级,统一原料进货、标准生产、网络销售,形成了“饲养、加工、运输、销售”一条龙的产业链条。如今,村里还有17家香肠加工企业,400多户村民从事香肠加工工作,占了全村人口一半以上。
香肠加工村不仅有香肠,还有第二支柱产业
在下水河村的两个主入口,“山东省香肠加工第一村”的红体大字格外醒目,村内干净整洁,居民楼整齐排列,与村里保留的老宅子形成鲜明对比。
“做事要有朝前的意识,要有实干的精神。”这句话郑传尧常挂在嘴边。从1999年上任至今,他带领村民不断解锁文明富裕的“密码”。
从2008年开始,下水河村开启了旧村改造工程,村里建起34栋居民楼,一半以上村民变身“居民”,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。村里还根据村民需求打造了商业街、党建文化长廊、村史馆、养老院、告别大厅等民生工程项目。
2019年,下水河村成立了党建引领的乡村振兴合作社,经营范围涵盖房产建材、农业、康养、旅游等多种行业,2021年村集体收入360万元,合作社股民分红近百万,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赢。
合作社还抢抓当地山东重工建设的机遇,投资1500万元,打造了集餐饮、住宿、康养为一体的天地苑康养之家。如今,餐饮业已成为下水河村的第二支柱产业,村里共有大小饭店12家,就业人员达200余人。
曾经,郑传尧带着村“两委”干部到华西村考察学习,当时有人问他,下水河村能变得像华西村一样吗,他斩钉截铁地说“能”。如今,下水河村是否赶上了华西村想必已经没人在意了,因为下水河村这20多年的翻天巨变,已经让村民们不再羡慕别人了,今日的下水河早已成为他们的骄傲。
新黄河客户端记者:王倩 王铮 摄影:刘玉乐 剪辑:刘琳 编辑:孙菲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