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晋怀帝(司马炽)即位於东堂听政至於宴会辄与群臣论众务考经籍黄门侍郎傅宣叹曰:今日复见武帝之世矣。
穆帝永和十二年二月辛丑,帝讲孝经。
孝武宁康三年九月,亲讲孝经。
後魏明元(拓跋嗣)帝礼爱儒生,好览史传,以刘向所撰新序《说苑》於经典正义多有所阙,乃撰新集三十篇,采诸经古史,该洽古义,兼资文武焉。
孝文帝(元宏)雅好读书,手不释卷,五经之义览之便讲,学不师授,采其奥旨,史传百家,无不该涉,善谈庄老,尤精释义,富有才藻,好为文章,诗赋铭颂,在舆而作,有大文笔,马上口授及其成也,不改一字。自太和十年已後诏册,皆帝之文也。自馀文章,百有馀篇。帝迁雒,路繇,朝歌见比干墓,怆然悼怀,为文以吊之。通直常侍刘芳为注,解表上之,诏曰:览卿注,殊为富博,但文非屈宋理、惭张贾,既有雅致,便可付之集书。帝尝宴王公侍臣於清徽堂,命黄门郎崔光、郭祚,通直郎邢峦、崔林等赋诗言志,烛至,公卿辞退,李冲再拜上千万岁寿。帝曰:卿向以烛至故辞,复献千万之寿,朕报卿以南山之诗。又亲讲丧服於清徽堂,从容谓群臣曰:彦和、季豫等(彭城王总,字彦和;北海王详,字季豫)年在蒙稚,早登缨绂,失过庭之训,并未习礼,每欲令我一解丧服,自审义解浮疏,抑而不许,顷,因酒坐脱尔言从,故屈朝彦,遂亲传说将临讲坐惭战交情,御史中尉李彪对曰:自古及今,未有天子讲礼,陛下圣叡渊明,事超百代,臣得亲承音旨,千载一时。
後周明帝(宇文毓)幼而好学,博览群书,善属文,辞彩温丽,所著文章十卷。
武帝天和二年八月,,帝御大德殿集百寮及沙门道士等亲讲礼记。
建德二年十二月,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,帝升高座辨释三教,先後以儒教为先,道教为次,佛教为後。
隋文帝开皇五年,敕内史令李德林撰录,作相时文翰,勒成五卷,谓之霸朝杂集。(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“《霸朝集》三卷,李德林撰”,《日本国见在书目录》同;《旧唐志》《新唐志》《通志·艺文略》则与《隋书·李德林传》同,皆作“《霸朝杂集》五卷”。此书为李德林奉隋文帝敕命编撰的文章总集,今已亡佚,无辑本,仅有序文存于《隋书·李德林传》中。)
炀帝初为晋王,善属文,及为皇太子,数有诗书遗牛弘,弘亦有答,及嗣位之後,尝赐宏诗,其同被赐诗者,至於文词赞扬,无如弘美。 (牛弘(545年-610年),本姓尞 ,赐姓牛,字里仁,安定鹑觚(今陕西长武)人。隋朝时期大臣,北魏侍中尞允的儿子。年少好学,博览群书。北周时期,起家中外府(宇文护)记室,历任内史上士、纳言上士,迁员外散骑侍郎、内史下大夫,授仪同大将军,袭封临泾公。专掌文书,修起居注。隋文帝即位后,授散骑常侍、秘书监,进爵奇章郡公。开皇三年(583年),拜礼部尚书,请求修建明堂,制定礼乐制度。修撰《五礼》百卷,促进儒家文化复兴。迁吏部尚书,负责人才选拔,倡先德行而后才学。生活俭朴,事君尽礼,遇下仁厚,恪尽职守,书不释手。大业六年(610年),病逝于江都,有文集传世。甘肃灵台县荆山森林公园有三贤祠,其中供奉三位贤人就有牛弘。)